广西:地震部门全力保障平陆运河通江达海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横州市平塘江口顺流南下,经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134.2公里,这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大运河——平陆运河。
近日,中国地震局组织的2025年“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进行时”主题采访聚焦广西,实地探访广西防震减灾工作成效,首站来到平陆运河马道枢纽。
据了解,平陆运河线路穿越了扬子和华夏地块之间的钦杭结合带,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环境。地震部门如何为这条超级运河保驾护航?
2021年起,广西地震局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平陆运河沿线地震构造环境、地震危险源和承灾体风险源调研工作,全流程各环节保障了平陆运河的地震安全。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建设情况。人民网 冯肖慧摄
“广西地震局对运河沿线的马道、企石、青年3个枢纽工程以及三阳桥、陆杨新村大桥等桥梁工程开展了地震安全评价工作,编制了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为我们项目选址、产业园区布局等提供了技术指导。”平陆运河集团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黎明镜表示。
“在服务平陆运河建设中,我们开展了运河沿线150公里地震构造探查,识别出36个乡镇17条断裂带活动性及危险性,其中发现平陆运河桥梁工程——丁屋村大桥所处主桥与断层近于垂直,存在较大的地震灾害风险。”广西地震局高级工程师赵修敏介绍,探明断裂情况后,地震部门与设计部门通力协作,将丁屋村大桥左右主桥墩主动避让断裂,其中左岸主桥墩距离断裂影响带56米,右岸主桥墩距离断裂影响带70米,最大限度确保了大桥的地震安全。
在精准及时的地震探测信息支撑下,平陆运河正在从宏伟的梦想蓝图变成壮丽的现实画卷。黎明镜介绍,截至7月23日,平陆运河已完成项目投资570.9亿元,占工程概算总投资的78.5%,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航道工程已分别完成工程总量的91.3%、87.5%和38.2%,从船闸混凝土浇筑阶段向金属结构安装阶段转变,各项建设均超时序进度完成,世界级运河雄姿已现。
“平陆运河开工以来,我们多次深入施工现场开展调研,为工程选址、抗震设防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了平陆运河项目及其沿线工程的防震减灾能力。”赵修敏表示,下一步,广西地震局将继续为平陆运河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共同谱写平陆运河建设的崭新篇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