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首座!横钦高速郁江特大桥实现“毫米级”精准合龙

郁江特大桥合龙。曾文豪摄
7月31日,广西首座无配重毫米级合龙大跨径斜拉桥——横钦高速郁江特大桥实现轴线偏差仅3毫米、高程偏差仅6毫米的高精度合龙,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按下“加速键”。
横钦高速公路起于南宁横州市,终于钦州市钦州港,全长166.024千米,是《广西实施国家战略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布局方案中“纵5”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高速公路网主通道。横钦高速公路项目由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公司组建项目公司进行管理,葛洲坝一公司承建。
“郁江特大桥是整个横钦高速通车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桥址处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带,溶洞最大空腔高度达25.7米,地底下的大小溶洞垂直串联起来形成‘糖葫芦串’一样的溶洞群,给我们的施工带来很大考验。”中国能建葛洲坝一公司横钦高速项目负责人刘权厚介绍,郁江特大桥主桥全长980米,主跨580米,索塔塔高最高为169米,在世界斜拉跨径排名第79位。
为了提高钻孔过程中穿越溶洞成功率,项目团队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采用旋挖钻机分段逐级扩孔钻进、逐段拼接、下放钢护筒……一套创新工艺组合拳的合理使用,大幅提升成孔功效,仅用时3个月完成主桥桩基施工。其中最长的一根桩基直至地下65米深度,为这一座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品质工程,打下了坚实稳固的地基。
作为广西首座采用不压重方案实现毫米级合龙的580米大跨径斜拉桥,横钦高速郁江特大桥主梁由混凝土箱梁和钢箱梁两部分混合组成,主桥边跨为4×50米现浇箱梁,中跨分为37节段钢箱梁,最大节段重达280吨。和传统的配重合龙方式相比,不压重方案采取单端起吊的无压重合龙方式使得合龙段的受力更简单明确,便于更加合理的进行合龙工序及应力线性控制。
郁江特大桥。曾文豪摄
从百米高空“穿针引线”,将所有梁段进行高质量“缝合”,才能将合龙精度牢牢锁定在毫米级。项目团队集提升系统、集中远程监控系统、安全警报系统、自行走系统于一体,将百吨重的钢箱梁节段,像“拼接积木”一样精准安全吊装到位,对吊装全过程实现毫米级掌控。同时通过模拟起吊48小时连续监测,精准进行合龙段主梁配切,匹配最佳合龙口姿态,有效消除单端起吊合龙口高差,确保合龙内力、线形符合设计成桥状态。
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始终秉持绿色、智慧、融合的建设理念,同步开展近零碳货运物流走廊建设,为沿线百姓提供便捷、低碳、低成本、高效、优质的物流基础设施,助力广西乃至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这座大桥贯通后,可以将郁江两岸的通行时间缩短40%。”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横钦高速项目公司董事长张小将介绍。
一跨跃郁江,天堑变通途。横钦高速项目建成后,将大幅缩短广西东部地区与沿海港口的时空距离,与即将建成的平陆运河在钦州港水陆呼应,进一步完善广西陆海交通网络,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覆盖范围实现由线到面,进一步提升广西对外开放水平、加速珠江—西江经济带及北部湾城市群建设,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杨志洲、张子禾、童小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