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区:科学养殖 打造“小而美”现代特色精品农业产业

盛夏时节,烈日当空,驱车一个多小时,越过连绵起伏的山峦,就可以到达位于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的广西力源集团马水村生猪立体养殖基地。
养殖基地位于一个山坳里,周围树木葱郁,一声声鼾叫打破了山间的沉寂。循声望去,一条钢架桥一头连着货车尾,一头架在饲养场的入口,一批粉嫩的小猪仔正挤挤挨挨地从货车里探出头,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迈着小短腿,晃晃悠悠走入饲养场。“这批猪仔自进场后,直至出栏那天才能离开饲养场。”养殖基地负责人陈炳华介绍。
陈炳华说:“无论是饲养员还是外人都要先经过检测、洗澡消毒、更换防护服后,才能进饲养场,以免携带病菌进入,这是‘精品房’的第一道‘门禁’,马虎不得。”
为何称饲养场为“精品房”?陈炳华解释,猪仔进入饲养场要按照大、中、小体型分类到保温箱里。“这些保温箱能自动控温,无论外界温度如何变化,都能为猪仔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而且喂料都是机械化操作,到点就会精准送料,省心又高效。”他进一步介绍,饲养员前期的工作主要是引导猪仔们学会定点喝水、吃饭和排泄,“这样分类饲养,既能保证每头猪仔都能有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争斗和疾病传播,又能提高养殖效率。此外,猪场选址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疫也要充分考虑,这里四面环山,树林多,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防疫屏障。而且周边居民少,比较幽静,不会对当地村民造成影响。”
据介绍,广西力源集团谋划在长洲区建设现代化生猪养殖产业园,总投资1.25亿元,分5期建设,达产后生猪年出栏达10万头。马水村生猪立体养殖基地为项目一期,总投资2500万元。养殖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合作发展产业的模式,规划建设“小而美”的畜禽育种、畜禽养殖示范基地,采用立体养殖,高标准现代化管理,安装有自动饮水系统,采用机械化喂料、清粪,建成后预计年出栏肉猪达到1万头,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我们引进的是丹麦新三系种猪,饲养期160天,出栏时生猪体重可达135公斤,肉质紧实鲜嫩,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陈炳华说,目前,项目一期5000头商品猪已进场饲养,项目二期、三期已进入平地阶段。
这样的“小而美”,正是长洲区今年在养殖领域重点推进并倾力打造的项目。今年以来,该区立足区位优势,以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生产、批发、销售集散中心区为目标,打造“一道·两江岸”(323省道,桂江和西江沿岸)产业带,通过智慧农业赋能,大力发展现代化水稻、蔬菜、生猪、家禽等“小而美”现代特色精品农业。其中,壹然智慧农业引入的鱼菜共生体系,开创性地融合了水产养殖与农作物种植,配置有蔬菜温室与水产养殖桶,实现了“鱼肥滋养菜、菜净回馈水、水再养鱼”的生态循环,开辟了绿色、高效、环保的水产养殖路径,节水效果达90%,单位面积产出较传统渔业高出4至5倍;竹湾村的智慧农业食用菌菇种植基地项目,采用现代化智能技术,建成后预计年产值8000万元以上,效率较传统种植提升7至10倍。
如今,长洲区有20个设施农业,面积达3733亩,这些“小而美”的项目如珍珠般点缀在产业带上,以智能化、数字化的特质,勾勒出区域特色鲜明、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体系轮廓。(甘沁雨 周燕妮)
来源:长洲区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